数商兴品·艺塑兴业·开启文化数字赋能百业新生态启动大会圆满举行
2025年7月27日,由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主办的"数商兴品·艺塑兴业·开启文化数字赋能百业新生态"启动大会成功举办。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席李小琳,华夏文化促进会高级专家王世明、励小捷,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权市场协作体主席、上海交大南洋文创学院荣誉院长寿光武,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教授,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西沐教授等出席大会。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体局有关领导,深圳广电集团党组副书记、副总裁、总经理叶晓滨,深圳广电集团总裁助理、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吴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主任塞夫等参加活动。来自全国各地近两千名嘉宾共襄盛举,共同探讨文化数字化发展的新路径。
一、时代命题: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演进、我国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文化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深圳文交所作为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与数字文化创新的重要平台,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核心任务,积极探索文化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这场大会以"数商兴品·艺塑兴业"为主题,直面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核心痛点:如何破解文化资源转化难题、加速数字技术落地应用、打破产业融合壁垒。
二、智慧碰撞:多维视角下的理论创新
大会以“思想碰撞—智慧对话—实践落地”为主线,构建了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实践的完整闭环,旨在探索出一条激活文化数据要素、赋能实体经济的新路径。
大会开场,数位文化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能代表发表了关于“如何让文化基因转化为产业动能,让传统行业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的洞见。既饱含对传统文化的深情守护,又充满对产业创新的殷切期望。
大会特别设置了两场主题分享,从不同维度解读文化数字化的深刻内涵。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长聘教授、院长张伟民以《文化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为题,系统阐释了数字技术如何为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ICCI)长聘教授、院长张伟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宁强则通过敦煌壁画数字化重生等案例,阐释文化产品数据化交易的机遇与挑战,展现了艺术与科技交融的无限可能。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宁强
圆桌论坛环节成为本次大会的思想高地。五位嘉宾分别从政策研究、市场运营、乡村实践、艺术经济、跨学科创新等维度,围绕"文化数字化赋能百业新生态"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深度对话。不仅勾勒出文化数字生态的立体图景,更达成了“跨界融合、协同创新、价值共生”的重要共识。
圆桌对话嘉宾从左至右依次是:博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大会执行秘书长熊梓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零售和直播电商专家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朱锡明,华夏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中国政策网总编辑、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联盟执行主席张华夏,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李可染画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沐,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山东摩数通商贸有限公司战略总顾问于洪涛。
三、实践落地:生态体系构建的协同方案
作为大会的重要成果,深圳文交所正式启动了"文化数字赋能百业新生态"计划,并完成了一系列战略合作签约。这些合作并非简单的资源叠加,而是以文化为纽带、以数字为引擎,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价值共生”的产业共同体,推动文化数字化发展进入实质性阶段。
启动仪式
“深圳文交所生态基地示范单位”代表——山东摩数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龙升表示,摩数通拥有成熟的全国供应链网络,有可观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且与深圳文交所在推动文化数字化新生态建设上,有着高度一致的共识和愿景。不仅彰显了企业以创新模式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也展现出文产融合背景下共建良性商业生态的信心。
四、未来展望:文化数字赋能百业的新征程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从战略层面来看,会议构建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落地的实施框架,形成了政策引领、科技支撑、金融助力、产业融合的协同机制。在产业层面,开创了文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模式,为破解文化资源转化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当传统文化遇见数字科技,当创新思维碰撞产业实践,一个文化赋能百业的新时代正在开启。期待这场盛会播下的种子,孕育出文化数字经济的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数商兴品·艺塑兴业"的理念将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开创文化赋能百业的新格局。
出席会议的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