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讯网 科技 正文

一张影像六市共享,一份报告六市互认,大连中山推动医疗同质化

2025-11-07 16:36   来源: 汽讯网

      2025年,佳能医疗迎来在华发展的第50个年头。半个世纪的深耕,佳能医疗与中国万余家医院共同见证了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也在守护生命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印记。佳能医疗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简称“大连中山”)的合作,正是其中之一。

      从早期的X线机,到佳能首台国产宽体CT GENESIS 640落户,再到新一代超高清宽体CT INSIGHT投入临床试验,大连中山与佳能医疗同行数十载,这不仅是设备的更替,更是信任的延续。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一幅医学影像科的成长图景:在技术升级与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下,逐步成长为区域医学影像高地。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近日,一位低龄患儿因反复发烧被送至大连中山医学影像科检查。面对陌生环境,孩子哭闹不止。以往,这种情况往往需要二次扫描,不仅增加了辐射剂量,也让家长倍感担忧。如今,借助GENESIS 640的低剂量优化方案,不到一秒即可获得诊断所需影像,辐射剂量比传统方案降低近80%*。检查顺利完成,家长也终于安心释然。(数据来源:科室扫描数据对比)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复杂检查已不再是挑战。在学科带头人伍建林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肺结节与肺癌、重大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癌以及儿童低剂量扫描等领域形成了成熟的诊断方案和特色优势,发展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伍建林 学科带头人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


      MDT:肺结节精准管理

      真正做到“既不过度,也不遗漏”

      肺癌是中国第一高发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占恶性肿瘤的首位,而肺结节是其重要早期信号之一。尽管并非所有肺结节都会发展为癌症,但早期筛查与精准管理是提高肺癌早诊率、改善预后的关键。在大连中山,医学影像科不仅负责“发现”,更把结节的分层管理和干预决策,延伸到多学科协作之中。

五大科室专家在肺结节MDT多学科门诊为患者会诊


      2016年,医院率先成立肺结节MDT多学科门诊。每周四上午,由伍建林教授牵头,医学影像科、心胸外科、肿瘤科、病理科、呼吸内科五大科室的专家齐聚MDT门诊,对每例患者进行联合研讨,力求制定最优化的诊疗方案。通过这一模式,许多在外院被判定为“需手术”的患者,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而确需干预的患者,也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实现了“既不过度,也不遗漏”的精准诊疗。“MDT门诊就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共同研讨,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患者。”谈及初心时,伍建林教授这样说道。

于晶 主任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不仅是辽宁省,甚至深圳、云南、甘肃的患者都过来看,可以说覆盖全国各地。”于晶主任介绍说。自开诊以来,该门诊已服务数千名患者,影响力遍及全国,也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自2017年起,医院相继成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辽宁省分联盟(主席单位),科室还获评辽南地区唯一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大连市伍建林劳模创新工作室,逐步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


      聚焦多场景复杂需求

      技术创新为临床难题带来新解法

      医学影像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与创新应用。2023年,医院引入佳能首款国产宽体CT——GENESIS 640;2024年,又作为国内首家,引入佳能最新一代超高清宽体CT——INSIGHT。先进设备的持续引入,为复杂疾病诊治带来新解法。

      ·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作为目前最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同时累及心脏和脑血管,对快速、精准、全面的影像诊断提出了挑战。GENESIS 640的16cm宽体探测器,可一次性覆盖全心,结合0.275s高速旋转,大大降低了对患者心率和呼吸配合的要求。特色的可变螺距扫描,还能在一次螺旋扫描中变换三种螺距,从而完成不同部位、不同指标的检查需求,实现一站式扫查。


于晶主任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扫查


      “现在一次打药、一次扫描就能同时看清心脏和头颈血管情况,不仅为临床提供了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也减少了辐射和对比剂用量。”于晶主任这样说。

      · 同样,在儿童扫描中,低剂量方案让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有了新答案。“以往,孩子哭闹、动来动去,容易导致图像伪影,需要二次扫描,剂量就增加了。”科室副技师长崔兆国介绍说,现在应用宽体CT,不到一秒就能完成检查,大幅降低了重复扫描的风险。结合深度学习重建技术,还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将辐射剂量降低约80%*。 

崔兆国 副技师长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医学影像科


      “家长对辐射一直非常担心。前不久有家长打电话咨询孩子检查的剂量,我查到结果后告诉她只有 0.4 mSv*,比常规扫查低了好几倍,家长听完很放心。” 崔兆国自信地说。现在,儿童低剂量方案,已经成为科室的一张新名片。(数据来源:科室扫描数据对比)

儿童低剂量成像


      · 在高精尖手术保障方面,精准影像同样不可或缺。比如,乳腺癌术后的皮瓣移植。一些乳腺癌中晚期患者,由于病灶范围较大,往往需要切除整个乳腺。为了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外观,临床医生会采用自体皮瓣移植进行乳腺再造,也就是从患者自身腹壁等部位切取一块带血供的皮肤组织,移植到乳腺切除区域。然而,腹壁动脉极其纤细,直径通常只有 1–2 毫米左右,走向复杂且个体差异明显。要保证移植成功,关键在于术前准确评估供区血管的走向及供血情况。

腹壁动脉成像


      “以往,常规的动脉增强难以达到可以清晰评估的效果。”崔兆国介绍说,“现在,借助柔性减影成像(亮血)技术,对动脉增强图像和平扫图像进行减影,再叠加动脉期图像,可以使血管的清晰度提升80至100 HU。这样,临床医生在术前就能一目了然地看清腹壁动脉的走向,从而准确决定移植部分,大大方便了手术路径的制定。”有了术前精准影像的“导航”,大大提高了皮瓣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科室使用GENESIS 640CT 为患者扫查


      人才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驱动诊断与科研双飞跃

      GENESIS 640是科室引进的首台宽体CT,不仅为患者健康提供全方位守护,还推动着科室持续创新。“之前我们没有这种宽体探测器的设备,新设备的引入不仅解决了患者的实际问题,也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助力。更重要的是,还为科室的年轻医生创造了实践和科研的平台。”于晶主任这样说。


      纪权书,进入科室四年,目前在伍建林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她以头颈血管疾病为方向,利用CT黑血成像技术研究血管狭窄与斑块形态。相比传统CTA,CT黑血成像在斑块评估的清晰度和准确度方面可以媲美金标准磁共振,同时克服了磁共振耗时长、禁忌多的限制。她说:“我们希望通过CT黑血成像,为临床提供更精准的斑块评估依据,也为卒中风险的预测带来新的可能。”


      刘娜,则是科室引进的首位影像技术方向的研究生。随着GENESIS 640的落户,她很快找到科研突破口。依托深度学习重建技术与CE Boost亮血技术,她完成了腹部CTA的研究,显著提升了腹部血管的成像质量。如今,随着国内首台INSIGHT超高清宽体CT的投入,她又开展了胸部结节仿真模体实验,对不同辐射剂量和重建算法下3–12mm结节的检出率、结节直径和结节体积进行系统分析,力求找到最优方案,为肺结节的临床诊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在先进设备的助力下,年轻一代以敏锐的视野和扎实的实践,持续探索科研与临床的新路径,推动学科不断发展。


      “一张影像六市共享,一份报告六市互认”

      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

      “影像诊断是查病的侦察兵,也是临床诊治的幕后参谋。”学科带头人伍建林教授这样形容医学影像科。


      伴随着医院的发展,科室在他的带领下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路径。目前,全科共有150余名医生和技师,构建起完善的人才梯队,还设有质控与科研攻关小组。一方面严控影像质量,使得科室影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率先成为辽宁省、大连市首批影像互认单位,实现“一次检查,全省互认”;另一方面不断推动科研创新,持续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成果,逐步从学习型科室成长为科研型科室。

首届会议在大连举办,伍建林教授在会上讲话


      在自身持续发展的同时,科室还积极承担区域辐射与引领的责任。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沿海六城市卫生健康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下,在省、市相关单位及医院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由伍建林教授发起,科室牵头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大医学影像协同共享平台,目前已覆盖沿海6大城市的52家医院。

      依托线上影像云平台与远程会诊系统等多种形式,这一平台构建起了疑难病例联合研讨、质量报告互认及青年医生培养等多项协作机制,带动沿海六市现代化医学影像设备与技术的高效与规范化应用,推动实现“一张影像六市共享,一份报告六市互认”的区域协同格局。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打破了区域壁垒,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基层,也提升了沿海六市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整体水平,推动区域医疗同质化。同时,科室还积极搭建“环渤海大湾区影像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以影像为纽带,汇聚区域智慧,为辽宁乃至环渤海地区医疗创新注入持续动能。

      从幕后到台前,从单一检查到多学科协作,从自身建设到区域协同发展,大连中山医学影像科正以坚实的学科实力、不断壮大的团队和持续创新的技术,成为医院及区域医疗发展的领航力量。

      今天,百年的大连中山与百年的佳能医疗,已经在中国并肩同行数十载,不仅见证了双方的成长与突破,更凝结成一份守护生命的坚定承诺。未来,佳能医疗希望携手更多医疗机构,为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责任编辑:文刀刘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汽讯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投诉建议 免责声明 网站简介 sitemap 广告服务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